越戰結束的時候,台北的美軍電台播出當時很紅的流行歌曲:Black is Black。越戰對台灣有相當直接的意義,美國的補給修養提供台灣不少外匯收入,中山北路也成了酒吧一條街。
1990年越南開放,張本人到了西貢,機場內擺了張小木桌,周圍全是荷槍持彈的士兵,張本人遞上護照和簽證,內心忐忑不安。
晚上住在當地的小旅館,半夜睡不著出去逛逛,旁邊的香菸攤有台手提電唱機,放著Elton John的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,一下子彷彿進入時空隧道,多不搭調的場景。張本人和攤子的老闆抽了三根菸,面對黑夜,什麼都沒說,這就是越南。
作者以雙重間諜的身分寫出越南淪陷前後的故事,最令張本人反省的是其中的一段話: 「某些人為共產主義奮鬥,某些人為民族主義奮鬥,但是無論怎麼分裂,所有人都自認是愛國分子。」於是每個人都想殺掉每個人,而且動機是為了國家民族,為了更好的明天。可是每個人對國家民族與更好的明天,都有不同的定義。
主角後來到了美國,他的英語比許多美國人還好,他也拿到居留權,可是「以前當外國學生的時候,我從未因為種族問題感到自卑,在定義上我是外國人,自然就被當客人對待。可是現在即使我是擁有駕照、社會安全卡和外籍人士居留證的美國人,仍被視為外人。」
一個邊緣人的故事,動人且深刻的小說。
讀後反省:
1 美國不會替任何國家背書,英國除外。
2 「戰爭永遠不會死,只是睡著而已。」
3 大力推薦。
祝各位閱讀愉快。